十二经络与五行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信息台 > 十二经络与五行
足阳明胃经
发表时间:2019-12-03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足阳明胃经1:头维至巨髎

手上的阳经是从四肢往身上走,脚上的阳经是身上往四肢末梢走。气血从手阳明大肠经走完了以后,就进入头维穴,也就是足阳明胃经的第一个大穴。

黄帝内经里说“胃者仓禀之官,五味出焉,胃为黄肠。”脾胃是黄色的,所以胃又叫黄肠。

胃是仓廪之官,管仓库,东西进来不好就排掉,所以当胃吃到不好的东西,就开始反胃、恶心想吐。

五味入五脏:酸味入肝,苦味入心,甘味入脾,辛味入肺,咸味入肾。

这里的五味是指天然的原味,比如说柠檬是天然的酸,入肝经,这酸是碱性的,对人体很好。而食物坏掉也是酸味,这就是毒了,同样是酸味,一个是身体会排斥,一个是身体会吸收。

甜味的东西都可入脾胃,像麦芽糖、蔗糖是天然的糖,会入脾胃。而现在市面上的糖是人工精炼糖,吃到身体里会变成酸的,会造成身体负担。

常人的脉是一息四至。所谓一息四至的定义是,摸脉的医生一呼一吸,病人的脉跳四下或五至,因为正常人呼和吸之间都会停一下。摸脉的医生呼吸要正常,不能像狗在喘气,也不能像道家打坐,吐气吐一分钟,这样脉都会不准。吸气胃就动两下,吐气胃跟着动两下。这就是四至到五至的观念。

中医有一句话是“胃是肾之关。”

脾胃是土,肾是水,正常是土克水,如果水病太盛会反侮到土。所以严重的肾脏病、尿毒症,除了极度的晕眩以外,就是恶心,不断的吐,是因为水太重,反侮到胃,并不是有胃病。

足阳明胃经一共有四十五个穴道,其中厉兑、内庭、陷谷、冲阳、解溪、足三里为井荣俞原经合。足阳明胃经是多血多气的经脉。辰时气血流注胃经,也就是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在管。所以早上5点到7点大肠经流注上个大号,然后7-9点早餐,这是顺应天时的健康生活习惯。

胃经的气脉是右手的关部。右手的寸关尺分别是:肺和大肠,脾和胃,肾和子宫;左手的寸关尺是:心和小肠,肝和胆,肾和膀胱。

胃脉,实则实脉,脉按着越重,就越弹得越高,这就是实脉,虚脉看着很大,按下去就没有了。这的简单的观念。

中医治病非常看重胃气,尤其是重症的时候,都要优先保证胃气在,胃气不绝人就不会死,胃气一绝人就要走了。

有饥饿感就是有胃气,健康的习惯应该是常人吃七八分饱,生病时吃五分饱,胃会一直在那里蠕动,胃气就会一直在。

足阳明胃经1:头维至巨髎

头维穴

头维穴是从神庭旁上开四寸半,头发拉起来,在发际这边,正好在凹角的地方进去,可以摸到一个凹洞。这个穴道很少用到。

头维穴是足阳明跟足少阳之会,一般来说也是禁灸的。


下关穴、颊车穴

下关穴:在鬓角处,张口有个洞,闭口就没有了。取穴方法:耳屏向前一寸可触及一高骨,在此高骨下方有一凹陷处即为下关穴。

下关穴的主要治症包括:中耳炎、牙科、下巴脱臼。脱臼时以下关穴为主。针下关穴前先针对侧合谷(止痛)。

下关穴不灸,有头发的穴道都不灸。

颊车穴:上下齿咬紧时,隆起的肌肉为咬肌,在咬肌最高点訵是颊车穴。

治疗面部中风有名的地仓透颊车,病人口歪眼斜,先针健康的一侧(如果右边面部中风,针左边),当然要先下合谷止痛,再做透针,不然会很痛。

过去面部中风的时候,是用鳝鱼血,当场杀一条鳝鱼,把鳝鱼血一涂上去,血一干,拉的力量很强,就把脸拉回来。用鳝鱼血拉脸很有名的,万一歪左边的时候,就涂右边。没鳝鱼血时,就下针,用地仓透颊车。所以,治口张不开。

承泣、四白、巨髎

承泣穴:在眼睛下方、眼框骨头上面一点,穴道不会在骨头的正上方,而是在骨头上面凹的地方,这就是承泣穴。一般来说不下针,扎了眼睛会有瘀血,黑眼圈。

这个穴道用来作诊断的,下眼袋拉开一看,眼翳从下往上升,就知道是足阳明胃经的问题。

四白穴:承泣往下一寸,就是四白。

这些眼睛附近的穴道,都是治疗眼睛、内翳的问题。

巨髎穴:承泣、四白往下,跟水沟平行的地方,就是巨髎穴。

巨髎是手阳明、足阳明、阳跷脉的会穴。巨髎正好是在颧骨下面,这里有动脉,可以下针,但是不能太深。有人拔牙完很痛,我们就在这里下针,效果会很好。

用最多的是治牙痛,还有这边局部的肌肉麻痹。

地仓穴

地仓穴是手阳明、足阳明、阳跷脉的会穴。地仓穴在嘴角旁边。

相书上有天仓跟地仓,眉毛尾部与发际之间是天仓。天仓在相书上代表祖业,越饱满越好。如果天仓是凹陷的代表没有祖业或身体很差。地仓凹陷代在相书上代表是小偷,身体上就代表胃气不够。

足阳明胃经2:地仓穴至膺窗穴

足阳明胃经在脸部上走,很多青春痘都在胃经上面。如果胃很热,吃的又很凶,又再通宵熬夜,脸上痘痘就会比较多,而且大都在胃经上面。可以在胃经上治疗。

大迎穴

大迎穴:在我们下颌角前方,咬肌附着部的前缘,当面动脉博动处。地仓、颊车中间是大迎。

足阳明胃经2:地仓穴至膺窗穴


人迎穴、水突穴、气舍穴

大迎再下来是人迎, 人迎有人迎脉,这条大筋最上方是人迎,中间是水突,再下来就是气舍,这些穴道知道就好,很少用。

人迎穴很少下针,但用来摸脉,人迎脉有的话,胃气就有,病人就不会死。

足阳明胃经2:地仓穴至膺窗穴

气舍穴在锁骨内侧端的上缘,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。水突穴在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。
水突穴比较常用,治疗甲状腺肿大,下过的时候把大筋捉住,不要碰到血管,针顺着指甲进去,扎五分进去。

缺盆穴至膺窗穴

缺盆穴在琵琶骨、锁骨正中间。这穴道很少下针,若深针会扎到肺脏。

缺盆下来就是气户,我们叫“气户库房屋翳屯,膺窗乳中庭乳根”。每隔一个肋骨就是库房、屋翳、膺窗、乳中、乳根。这几个穴道,都每隔一个肋骨一个穴,男人比较好找,而女人比较不好找。

膺窗,屋翳、乳根是治乳房硬块的穴道, 因为胸部靠近肺脏,所以下针不要直刺,都要斜刺,从穴道侧五分斜刺进去,避免扎到肺。

足阳明胃经在缺盆到乳根这一段都是与任脉相距四寸的距离,到了乳根后面则是与任脉相距两寸距离。

乳中穴、乳根穴

乳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,乳头中央,乳中穴禁针也禁灸。

乳房部位也有足阳明胃经经过,足厥阴肝经也经过它。乳头下方络到肝经上面,同时也络到肺经,所以女人乳癌如果开刀会转移成肝癌、肺癌。

妈妈喂母乳的时候 ,如果跟先生、婆婆吵架,情绪上过忧过怒,就会造成奶水停留在乳房里面,时间一长就变成硬块在里面。

初次喂母乳,如果奶水很胀但奶水就出不来,可以用用葱白在乳头上涂一下,葱白会辛辣发散,把葱反过来,用葱背后的毛扎一下,奶水就出来了。

乳根穴:乳头直下,乳房根部,当第5肋间隙,距前正中线4寸。乳中穴禁针,而膺窗、乳根都可以下针。下针膺窗跟乳根可以帮女人丰胸,还有丰隆穴也可以丰胸。

足阳明胃经3:乳中穴、乳根穴及乳癌针灸治疗

乳癌的成因

中医的观念里奶水就是月经,由心脏在管。从两点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。女人在生完小孩哺乳期间,几乎没有月经。偶尔有人因为奶水比较多,同时会有母乳和月经。大多数的女人在哺乳期是没有月经的。

可是在喂乳的时间,虽然没月经但照样很多女人怀孕。所以说因为卵就是卵,月经就是月经,这是两件事情。

我们慢慢进入癌症的问题,中医认为奶水就是月经,而这个是心脏在管。心脏是神明所在,是意志、心情之所在。如果说妇女们如果每天心平气和,开心、不动怒,正常月经来时胸部会胀满,等月经来了,奶水就会顺着足阳明胃经、冲脉入子宫卵巢。月经排出的同时,胸部胀满慢慢会消除。

西医认为月经是卵没有受精而排出来的,结扎的妇女还是有月经,那么这些女人没有卵怎么还是排月经?

当我们知道成因以后就要注意了。奶水就是月经,所有的癌症都是因过多的营养没有去消导,癌在西医定义不是病毒、细菌,而是细胞失控地增生。那为什么细胞会增生,因为吃太多了。

喂母乳的时候,如果奶水没有排出来,淤积在管腺、乳腺里面,这些奶水水我们要想办法把它排出来。有几种方式:第一种吸出来,但有些小孩子力量不够,但也不能用拔火罐,因为力量控制不住。用人为的去吸,不管是先生或太太自己去吸。

当给小孩断奶的时候,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乳头会胀满得很厉害,会发炎,不能碰,因为很痛。西医就是打退乳针,西医不知奶水就是月经,也不知道心脏在管这些问题。西医研发了退奶针,无形的去替代了心脏工作,也就伤了心脏。打了退奶针也就等于是身体告诉心脏,“去睡觉,我来帮你做”一样。也就好像糖尿病,当血糖很高时,西医给你吃降血糖的药或打胰岛素,这样的动作等于叫胰脏去睡觉,你的事让药物来做。那这一辈子就要依赖胰岛素或降血糖的药物。直到有一天,还是控制不住时,胰岛素没有用了,降血糖的药也没有用了,而你血糖还是很高,那你怎么办?就死定了!这是一条不归路!

所以身体一定要自己做主,不能找代用品。初期乳房有硬块,是因为奶水堵在里面了,只要把它吸出来就好,如果奶水吸不出来,就用按摩的方式,放松深呼吸,慢慢推,就软掉了,千万不要去做切片。

乳房产生硬块后,直接隔姜灸的效果非常好。下针也很好,下针要按经络来走,这叫循经取穴。如果硬块在胃经上,就在胃经的子穴、母穴或郄穴,依照虚实症来下针。

现在很多人听到乳癌就变色。其实不用害怕,因心脏在管奶水,如果情志有忧,抗生素又吃很多,心脏受到伤害。所以我们人需要维他命C。但要通过食物来获得,而不是吃维他命的药片。营养片虽然吃了很多,但都是在伤害心脏。等你摸到硬块时,更紧张,进而又更伤心脏,又更加排不出来,造成恶性循环。有什么好怕的,只要没有人动过你,都可以治好。

妇女更年期怎么办?有的人子宫、卵巢都被拿掉了。现在西医是检查好了,用切片很正常,也跟病人说把子宫卵巢拿掉就好,认为这样就不会有子宫癌、卵巢癌。

前几年发现一病例,十年前子宫、卵巢拿掉后,切片也正常,但十年后又得到子宫癌,没有子宫了,却一样得到子宫癌,因为把癌细胞拿出来一看这种细胞只能生长在子宫。所以女人拿掉子宫、卵巢没月经了,或五十岁天癸竭,你以为月经没有了,其实你错了。当月经没有了以后,奶水一样有。

女人更年期月经停了以后,胸部还是会制造奶水,这时候只有第二个出路:要从大便出来。所以,正常平常一天一次大便,更年期要多个一次或两次排掉。更年期症状很多像很燥热,情绪变化很大,会很烦燥,很难过啊! 西医找女性荷尔蒙等代用品给你。因为西医不晓得这也是心脏在管。一般心脏自己会调整,把奶水排到大肠去。但西医一介入,又吃女性荷尔蒙。一吃女性荷尔蒙后,很灵哦!情绪变很好,潮热都没了,让你觉得这药真好!其实你错了,女性荷尔蒙又取代了心脏的工作。但这是心脏的工作啊!

现在研究出来吃荷尔蒙会造成心脏损伤、心脏瓣膜闭锁不全。我们有很多经络都经过乳房,按这些经络来取舍,然后在有硬块的地方去灸,在最初期100%会好,连药都不需要。然后要告诉妇女,要保持心情愉快,让自己开心。

乳癌到了后期,整个变成岩块,会化脓,甚至到后来连肋骨都会看到。但从开始发病到化脓出来,病人完全不痛,完全不会痛哦!按书上记载,它是不会痛的,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概念。

乳癌在中医里叫做乳岩,初期的时候是硬块,其实不用紧张,忧伤肺,越紧张越忧就会越严重。按中医观点如果不去开刀,心情保持愉快,乳岩正常至少活15年。

中医的观念里女人的奶水就是月经,奶水来自肺,因为奶水是白色的,肺主白色,肺把白色的营养交给胸部乳房,然后再下降到子宫里被小肠加热,变成月经。心脏属火,肺属金,火克金,心脏逼肺把白色营养给乳房,如果心脏衰弱的时候,奶水容易堵在乳房里变硬块。

乳房硬块初期

在天应(阿是穴)隔姜灸,初期的时候不要小看灸,因为奶是水,艾的性就是找水,一下去就消导下来,几壮后就开始软了,当天晚上灸个九壮,第二天摸就没有了。所以当乳房硬块出现时,赶快隔姜灸,不管它是良性恶性,用隔姜灸就好了。艾灸的时候注意不要灸出水泡,感到温热就把艾绒拿掉。

乳房硬块中期

如果硬块越来越大,已经红肿了,这个时候下针肩井穴,肩井是我们上身很大的穴道,气很强,像天窗一样一路通到底下。下肩井穴气就会冲下来,胸腔里里的淤、乳房硬块都可以冲下来。下针完肩井穴,一定要下对侧的足三里穴,把气导出来,否则人会胸闷。下完肩井穴再下足三里穴,把气往下导。扎右边的肩井就要扎左边的足三里,扎左边的肩井就要扎右边的足三里。

扎完肩井和足三里只是统治乳房的,然后再循经取穴,看肿块长在什么经络上,然后再对应的经取穴道。因为硬块是实症,可以取子穴、原穴、络穴用泻法。乳房上有胃经、肾经、脾经经过,如果硬块在胃经上,可以取胃经的子穴内庭、本穴足三里、郄穴梁丘、原穴冲阳,络穴丰隆,采泻法。依次类推。

扎完后还可以在天应穴上隔姜灸,即使已经开始发炎了,还是可以灸,灸到有水声。针灸近取穴也可以,乳根、膺窗可以下针。

更年期以后的妇女,没有月经了,但是奶水照样会来,这时候就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,让奶水有下去的通道。如果感觉潮热、燥热怎么办?很简单,就靠左边睡,左边是血右边是气,气在上面血在下,就不会那么燥热。这时候再强她的心脏,按经络取穴,去强她的心脏,让她每天都有正常的大便,手脚不冰冷,心脏一回温,病根就去掉了。

乳房硬块晚期

1、还没有化脓水,就直接隔姜灸;

2、已经开始流脓水,是无味的脓水,这时还是用隔附灸,用生附子取代姜片,国内很难买到生附子,没有生附子就用炮附子,炮附子因为经过炮制会很硬,就泡在水里让它软掉再切片,用一片放在这脓头上流水的地方灸。

3、脓很腥臭,如乳癌末期,味道很臭,就用特殊的面饼来灸。用白面粉、硫磺、大蒜,这三种等量做成面饼,艾绒放上去灸,灸一次换一个面饼,至少要二十一壮,灸到里面腐烂掉组织排出来,新组织再生为止。

硫磺注意用石硫磺,石硫磺是淡黄色,还有一种土硫磺是深褐色,非常的毒。不要用土硫磺。

中医认为:阳升阴降,阴升阳降。阳往前进,阴就跟着退。艾灸是行阳,阳一行,气血就动了。硫磺是中药里最热的药,热但不会很燥,行阳的力量很强,阳一进,阴就开始退。

阳不会累积,阴才会累积,所以脓疮、脓疡都是因为阳不行了,然后阴累积在里面,所以一灸它,阳气就会动。不管什么病,只要阳气一直在流动,病人的胃口在那边,病人就不会死掉。

足阳明胃经4:不容至天枢


不容穴

不容穴:巨阙穴外开两寸。顾名思义,不容就是食物不容纳,如果吃东西很胀,不能容纳,就在不容穴上治疗。近取穴不分虚实寒热。

比如说病人心口很痛,喝水就吐。心口痛,就是心脏巨阙,喝水会吐就是不容穴。所以针灸穴道的名称都有意义。

承满穴

承满穴:上脘(巨阙和中脘正中)旁开两寸。承满的意思就是吃一点就满了,胃口不开,吃不多,一下就饱了,这也是近取穴。

关门、太乙、滑肉门

中脘和神阙连续,均分四等,旁开两寸分别是关门、太乙,滑肉门。这些穴道知道就好,主要以任脉为准,这些穴道为辅。比如胃痛扎中脘,如果扎完还有痛,可以在旁开两寸的穴道再扎。

太乙和滑肉门都可以促进长高,针和灸都可以。

身上三个可以增高的穴道:身柱(脊椎第三椎下),太乙和滑肉门。灸这太乙和滑肉门会胃口太开,再灸身柱,小孩子就会长的人高马大。

天枢穴

天枢穴在神阙外开两寸,是大肠的募穴。隔盐灸神阙、灸完后,肠鸣腹泻还有就可以配合天枢穴。

天枢穴还能帮助诊断便秘是堵在大肠还是小肠。如果按病人的天枢穴很痛,就是有燥矢宿便。这种燥矢若不排出来,严重的甚至会让人发精神病。食物跟水的残渣在大肠,小肠火在下面烧,水会因此气化上来 ,气化上来以后后,有大肠的燥气,很脏的气在里面,横膈膜是泌分清浊的功能,正常会把浊气隔掉,只让清气上升,当燥矢太强时,横膈膜挡不住了,浊气冲过横膈膜进入头部,人就会发狂奔走。

在治疗便秘时,天枢穴也能帮忙确诊效果,如果压天枢还痛,就继续治疗,若压软掉了陶痛了,就是宿便排掉了。

有东西在里面,不管寒热,就叫实,便秘就是实症,中医把便秘分为:寒实和热实。

寒实就是大肠没有蠕动了,大肠没有蠕动就会积累很多宿便,但是病人不会感到难过,因为大肠不动。

热实就是肠子有蠕动,但大便排不出来,所以肚子会痛。小朋友半夜肚子痛,就是热。

从小便来看,热实的病人小便是黄褐色,寒实则是清白的。

寒症,在天枢上灸比针好,如果是热实,下针会比灸好。

腹四针(中脘、关元、天枢*2):

胃口不好,又有便秘,肚子又痛,小便又淡白,就扎中脘(胃的募穴)、关元(小肠的募穴)、左右天枢(大肠的募穴)。

如果小便淡白的时候,天枢穴用灸,关元、中脘用下针。

小便如果是深黄的,就是实热,下四针,胃肠一起治,这是近取穴,没有虚实病补泻,针下去左转右转就好,病人感到酸麻胀就好了。

外陵至气冲

外陵穴:阴交穴外开两寸。

大巨穴:石门穴外开两寸。

水道穴:关元穴外开两寸。水分(神阙上一寸)和水道常常合并在一起使用,可通利水肿、腹水。

这都是近取穴,治疗肠鸣、腹泻。

归来穴:中极穴外开两寸,睾丸上缩到腹部,下针归来就好了。

气冲穴:曲骨穴外开两寸。孕妇在针腹部的时候,肚脐以下的穴道最好不要针。气冲这个穴道平时是可以灸的,中极、气冲、关元都围绕在妇人的子宫、卵巢,所以都可以助孕。

髀关穴至梁丘穴

伏兔穴:膝盖上六寸就是伏兔穴。

髀关穴:伏兔穴再往上六寸。

伏兔穴有时用到,髀关几乎没有用到,这些穴道多半是治疗抽筋、脚没有力。伏兔穴管脚膝冷,临床上有比伏兔穴更好的穴道,临床上很少用它,知道有这个穴道就好。

阴市、梁丘穴:膝盖头上二寸,再往外开一寸是梁丘穴。梁丘穴再往上一寸是阴市。

阴市是近取穴,治疗膝盖冰冷,病人会感觉好像有水在里面一样。膝盖以下才有井荣俞经合,膝盖以上没有,在这无所谓补泻。

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,可以消炎。比如病人膝盖受伤,偏偏伤在膝盖头,膝盖头每天弯来弯去,最不好收口,很容易化脓。西医把盖子拿掉,把脓清出来,但再长一次又化脓。如果针梁丘下去,病人就会觉得好痒,留针二十分钟后再起针,整个膝盖伤口就结在一起,效果很好。

青春痘也老长在脸上的足阳明胃经上,所以下梁丘也能治疗青春痘。郄穴无所谓补泻,主要是消炎,像红肿啊都可以用。

犊鼻穴

膝盖的盖子跟胫骨中间有个韧带,中间就是犊鼻穴,很少下针,如果下针深会伤到膝盖的油囊。中间是韧带,韧带正中间是犊鼻,旁边有两个凹洞是膝眼,膝眼属经外奇穴。

五穴四针:治疗关节炎

在治疗风湿关节炎、膝盖伤痛的时候,有很有名的五穴四针。

五穴:膝盖头、膝眼*2、阴陵泉、阳陵泉。五穴用四针,可以治所有膝盖的问题。

第一个穴在膝盖的头,不要扎到膝盖骨,骨头上没有穴道,要上来一点,这一针我们称鹤顶。鹤顶再加上两个膝眼,双膝眼上下针的时候注意角度,要呈八字形,直进直出,不要捻针,我们叫雀啄,像鸟吃东西,下针速度很快。再来是阳陵泉透阴陵泉。

足三里:

足三里是很大的穴道,主治所有的胃病(吐血除外)。

从膝盖头下去,膝下三寸,用手指头顺着胫骨从下往上推,推到胫骨开始高起来的位置,再外开一个指头就是足三里穴道的位置。

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,阳经的合穴是土,胃经本来就是土经,足三里就是胃经的本穴。虚症、实症皆可治。

如果病人恶心想吐,扎足三里就去掉了。有的人脚没有力不能走远,也可以扎足三里,灸和针都可以用。足三里还可以把燥热的气导下来,比如灸中脘、关元,灸得太过了,灸到口干舌燥怎么办?可以再灸足三里,它会把热往下导。如果灸膏肓穴灸的很燥热,就灸足三里,把火气往下导。后面介绍胆经的时候,针肩井穴气会很强,也要针对侧的足三里把气引下去,否则会胸闷。

足三里之补泻手法:顺为补,逆为泻,快速旋转方向跟经络气息方向一致,然后慢慢旋转回来是补;

如果乳癌硬块正好在乳中的下方,足三里就很好用。如果硬块二年了,久病为虚,就在足三里用补法。如果硬块一压很痛,属实症,就在足三里用泻的方法。

足三里用的很多,也能治血压上升,中医说是阳亢,从足三里下五分,逆着胃经的方向斜刺到足三里就是泄法,阳明热就慢慢泻下来了。

经常灸足三里,可让人健康长寿。中医观念,有胃气则生,无胃气则死。

奇穴:阑尾穴

足三里穴下一寸,有个经外奇穴叫阑尾穴。男左女右,男的看左边,女的取右边。足三里找到后,在它下一寸的附近找压痛点。如果有压痛就是盲肠炎

下针下去,引到气就好了。痛人的痛会当场去掉,一般盲肠炎病人会像虾子弯起来,因为弯起来比较舒服一点。痛去掉以后,为确保从大便清出来,可以下大肠募穴天枢,小肠募关元。

当病人盲肠炎破掉时,就会变成腹膜炎,这两种症状不太一样。痛是因为有压力,盲肠炎因为肿很大,还没破,所以压力很大,病人很痛。当盲肠破裂后,压力没了,所以痛突然瞬间消失了大便都跑到腹腔了,所以没有痛了。病人会以为他好了,实际上散开来了,一动就痛,这就是腹膜炎了,周围皮肤是凉的,就是这一块皮肤是烫的。

腹膜炎如果给西医治,就躺一个月,一直打抗生素。中医看有没有腹膜炎很简单,看肚子是凉的,但这边是烫的,知道里面是破裂。腹膜炎很好治,在《金匮》里有赤小豆当归散专门治疗腹膜炎。针灸的话,腹膜炎可以隔姜灸肘尖穴。盲肠炎可以针天枢、中脘,关元、足三里、阑尾。


上巨虚、条口、下巨虚

上巨虚:足三里下三寸

下巨虚:上巨虚下三寸

条口:上巨虚下一寸

上巨虚对乳房硬块很有效。下巨虚是对肚脐以下的硬块,比如女人子宫卵巢有肿瘤可以在下巨虚治疗。当然这些硬块都是指在足阳明胃经上,采用对侧治疗。长了硬块就是实症,遇到实症用泻的手法,泻时逆向行针,补泻做完再前扎一点,就是泻。

糖尿病诊治

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,一个杯子灌满水,另一个杯子灌半杯的水。各丢一块方糖下去,糖是一样的剂量,半杯水的会更甜。若要让这两杯水甜度一样把水加满就好了。

西医只有验血报告,没有验水报告,西医不去验水而去验血。看报告说血太甜了,就发明人工胰岛素,让血糖下降。糖不会凭空不见,而是慢慢沉积到下面,日积月累以后,血糖慢慢会积在脚底下,这脚就慢慢硬化。只要脚破一点伤口就不能收口,到最后甚至截肢。

条口穴可以治疗脚麻,就是指这个糖尿病的脚麻。中医在治糖尿病时第一个要务是把水补足,中药里有很多生津的药比如人参、甘草、栝蒌根、生地、石斛、竹茹等;第二个要务就是把陈旧的糖导引回身上,所以在糖尿病初期,中医开始治疗时,会有一段时间血糖变得比较高,这是正常的。因为这是陈旧的糖从脚底回到血中。本来糖不应该积在脚底,是吃了西医降血糖的药,打了胰岛素才会沉淀下去的。中医就是把下面积的糖去掉,同时把水补满。怎么知道把水补满了呢?就是病人不渴了。糖尿病在中医里叫消渴。

《金匮》里关于消渴分上消、中消、下消。上消:渴饮百杯不解渴→白虎人参汤;中消:饥饮百碗不解饥→白虎汤;下消:不举→金匮肾气丸。

去年帮母亲调理身体的时候,她有低血糖的症状,身体没有正常的饥饿感,如果到了饥饿的时候直接就头昏、冒冷汗,甚至昏迷,随身必须时刻带着糖。我用针灸帮母亲调理,选择了脾经的公孙、太白,俞募治疗法的脾俞、章门,还有奇穴消渴穴。效果还不错,针了几天后低血糖症状就消退了,母亲也开始有了正常的饥饿感。

条口透承山

有个很有名透针是由条口透承山。承山在膀胱经,两个大肌肉中间,条口穴一针可以透到承山穴,条口透承山专治五十肩,就是病人肩抬不起来,从对侧的条口穴用三寸针透到承山穴,透针时叫病人抬手,这样就好了。

丰隆穴

丰隆穴:胫骨骨头凸起和外踝骨头凸起的连续正中。丰隆穴顾名思义可以丰胸,注意要用补法,不要用泻法。

足阳明胃经7:丰隆穴至厉兑穴

丰隆穴最有名的是用在去痰,中医认为癫痫是因为有痰饮,丰隆穴是很有名的导痰穴,病人痰很多时,喉咙在呼吸时都是痰。我们可以用针灸在丰隆穴下针把痰导出来。

导痰的方式很特殊:针扎到丰隆穴以后,左右转捻针,病人感到酸时就是气到了。气到了后再把针慢慢提到皮层,不要提出皮层。再把针倒过来,斜针45度,往身体的上方下针,然后再捻针,病人感到酸麻后,再慢慢把针提到到皮层,再往下45度下针,然后留针20分钟,这就是导痰术。

解溪穴与冲阳穴

足阳明胃经7:丰隆穴至厉兑穴

解溪穴:脚上一摸,有两条大筋,在大筋中间下针,就是解溪穴。

解溪穴是胃经的经穴,阳经的井荣俞经合是金水木火土,足阳明胃经本身是阳土,解溪是经穴,属性是火,火生土,所以解溪穴是足阳明胃经的母穴,虚症治此。所谓的虚症,像头痛在胃经,已痛好几年了,就扎对侧的解溪,顺着这经络下针。

冲阳穴:在解溪穴下二寸,摸到动脉,动脉下面就是冲阳。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,原穴只有阳经上才有,阴经没有原穴。有冲阳脉代表有胃气还在。

过去冲阳是禁针的,因为以前的针很粗,冲阳穴里有动脉,现在针很细,把脉拨开针就下去了。原穴补泻都可以,实症虚症都可以治。

胃经上的很多病都是发狂奔走,登高而歌,弃衣而走,因为是肠胃的病,大便不通,燥气会上冲,让人头昏过去。所以会跑到很高的地方,很燥热,就开始脱衣服而走了,针冲阳穴可以把它消导下来。

陷谷、内庭、厉兑

内庭穴: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的交接的地方上五分,可以摸到两个脚趾骨,是内庭穴。不要在骨头上下针,要在骨头后下针。

陷谷穴:从内庭上两寸是陷谷。

厉兑穴:第二脚趾甲旁边就是厉兑。

陷谷是足阳明胃经的俞穴所在,胃经是上午7点到9点,假设有病人每天早上7点到9点头痛,不管是在哪个经络,只要是按时间发病的病,都可以下这个胃经的俞穴。

有的人每天早上脸肿,主要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,水气排不掉,胃经走在脸上,所以会在脸上肿,可以在陷谷穴下针。

内庭是胃经的荣穴,属水。厉兑是井穴属金,胃经属土,土生金,厉兑本身是足阳明胃经的子穴,如果泻法扎子穴,就是扎井穴,因为井穴在指头末梢会很痛。所以针灸上如果子母穴是井穴的时候,有个法则:“补井当补合,泻井当泻荣”。遇到井穴是子穴,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。如果井穴正好是母穴,我们就补用合穴。所以胃经上泻的时候用内庭穴做子穴。

牙痛

足阳明胃经从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,一直络在下牙的地方,大肠经络在上牙的位置,所以下牙痛针胃经,上牙痛针大肠经。采对侧治疗,门牙痛两边一起下。

下牙痛扎内庭,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胃经郄穴梁丘。上下牙全部都痛,内庭和合谷都下针。同时可以取近取穴像颊车、下关等。

我自己在下面的座牙牙龈发炎时针对侧的内庭穴很有效,真的是立竿见影,同时可以针梁丘穴,郄穴可以镇痛消炎。

厉兑是胃经的井穴,针灸里有一句话“井主心下满”,心下是指心脏的下方,像巨阙这个地方,看起来不是心脏,实际上是心脏病。像心口的闷痛,因为胃经经过胸口下来,病人有心口痛,胃经的下方直接络到肝经,中间经过肾经。针灸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,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穴,针一下去,病人会感觉到有扫把在洗刷心脏,非常见效。

尸厥放血

尸厥就是昏迷,所有的井穴本来就是用在急救上面。急救时,少商、商阳等的井穴直接把手一抓,指头尖一次放完。

心下满时会胀满闷到,血一放出来,胀满马上就没了,病人就会醒过来。我们在急救时,不要一个一个的扎井穴,要全部一次放。胃经的井穴厉兑本身就是子穴,所以厉兑治心脏病效果很好,会出乎意料。

井穴与荣穴都是治疗胃经实症,像牙痛、乳房硬块。假设妇人不打算喂奶了,下子穴也可以让它退掉,陷谷也很好用,上巨虚也可以用。

 
上一篇:足太阴脾经
下一篇:手阳明大肠经